城子河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 發布者:城子河管理員
- 發布時間:2023-02-09
- 來源:城子河區司法局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及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區認真落實《雞西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取得積極成效?,F將2022年度我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堅持嚴格審核,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一是嚴格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依據《黑龍江省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及《城子河區規范性文件“三統一”制度》開展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2022年,共向市政府備案規范性文件5件,按時備案率達100%,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4次,保留規范性文件13件,廢止修改27件。二是嚴格審理行政復議案件。扎實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著力構建渠道暢通、流程規范、審理公正、便民高效的行政復議工作機制,認真做好行政應訴工作,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2022年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5件(受理1件,當事人放棄申請2件、受理前調解化解2件)。辦理應訴案件8件,涉及房屋征收、行政強制等行政行為,其中已審結6件,6件中通過調解實質性化解4件。三是嚴格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制定公布《城子河區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目錄》,推進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范化,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參與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的職能作用。2022年共審查各類合同協議28次,參加涉法涉訴專題會議10余次不斷提高政府科學決策水平。
(二)深化簡政放權,政務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提升服務便利水平。制作87個事項辦理二維碼,印制辦事指南,方便群眾查詢。推進政府網絡建設,政務網建設覆蓋率達100%,全區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100%,零跑動率79.63%,即辦率85.94%,承諾時限壓縮比93.85%,部門電子印章發放率100%,網上政務標準化復用率100%,納入政務服務事項815項,標準化復用全部完成。二是增強服務保障能力。設立營商環境投訴舉報專線,嚴查破壞營商環境行為。開展“碼上評價”活動,對全區46家單位進行評價打分,廣泛意見建議,聽取企業訴求,幫助企業減輕負擔。實施“1+N”服務模式,包聯領導走訪企業20余次,幫助解決問題14個。全區參與政商沙龍企業27家,幫助企業溝通協調解決問題34個。三是政務信息公開透明。多渠道多媒介公開政務信息,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等載體主動公開各類政府信息。2022年通過區政府網站共公開政府信息1102條,其中主動公開信息1099條,依申請公開信息3條,未發生政府信息公開類行政復議及訴訟案件。
(三)強化規范建設,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2022年度全區辦理行政執法處罰案件52件,辦理行政許可348件,開展行政執法檢查752次。全區行政執法單位配備法制審核人員24人,執法記錄儀145余臺,能夠滿足法制審核、全過程記錄工作要求。組織開展執法案卷評查工作2次,共評查10家單位,50份行政執法案卷,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整改。開通城子河區行政執法監督舉報熱線,接受群眾監督,接到群眾舉報38件,均已協調解決。二是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印發《城子河區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清理過期執法證件65份,評查行政處罰卷宗21本、行政許可卷宗9本,下達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整改告知函3份。召開行政執法資格考試推進會議,2022年度取得行政執法資格104人。組織行政執法業務能力培訓2次,全區行政執法人員、法制審核人員共130余人參加培訓,提升行政執法工作人員業務能力。積極推進鄉政府綜合執法體系建設,目前14項行政執法權限均已承接到位。三是創新行政執法工作模式。深入推進柔性執法機制,印發《關于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的通知》《關于開展涉企年度常規檢查計劃備案工作的通知》,召開2次專題推進會議,梳理出19個執法領域處罰事項880項、不予處罰130項、減輕處罰事項107項、從輕處罰事項126項、不予強制措施事項3項,制定檢查計劃126項,進一步規范了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檢查行為。
(四)完善工作機制,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能力
一是打造“1+4+N”調解格局。制定印發《城子河區“四所一庭”銜接聯動工作機制化解矛盾糾紛實施方案》,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專業性調解、司法調解職能優勢,以防控風險隱患為著力點,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2022年度排查矛盾糾紛187件,依法調處化解176件。二是創建“互聯網+訴訟”工作模式。2022年度區法院完成網上立案54件、遠程開庭17件、線上調解318次,創立“潤心調解室”工作品牌,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舉辦“公眾開放日”64次,開通庭審直播346次,公開裁判文書5050份,召開發布會20次,受邀參加2000余人次。三是實施“智慧法援”惠民工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整合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資源,進行一體化辦公,一站式滿足群眾法律服務事項辦理。冠北公證處在全市率先實現跨國遠程視頻公證服務,被省營商局評為全省十佳政務服務案例。采購法律服務桌面終端機8臺,實現法律服務信息化建設全覆蓋,打通公共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五)聚焦法治宣傳,全面增強群眾法治意識
一是明晰普法責任,推進普法工作清單化管理。印發《2022年城子河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深化“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明確了6個方面19項普法重點工作任務,制定《城子河區2022年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組織各責任單位對相關法規條例進行梳理,形成責任清單項目。二是找準關鍵重點,提升普法工作精細化水平。以“八五”普法工作為主線,結合“法治七進”工作,突出關鍵群體、重點內容、重要載體,組織法宣“大集”8次,發放宣傳品6000余份,接待法律咨詢1000余人。開展送法下鄉活動10余次,深入13個行政村舉辦法治講座20余次。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2次,14家學校法治副校長覆蓋率100%。開展企業“法治體檢”活動2次,指導企業在法治軌道上開展經營活動。新建基層法治文化長廊2處,占地2600平方米,在全區形成了人人尊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圍。三是錨定示范創建,構建普法工作多維化模式。持續推進普法示范點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目前全區共有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1個,市級民法法治示范村6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4個。全區13個村,9個社區均已建設法治文化陣地。持續實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積極組織開展培訓工作,注重加強村(社區)“兩委”、黨員、村民代表等的法律知識培訓,2022年共計培訓“法律明白人”100余人。
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印發《關于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的通知》,將《綱要》列為區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區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科目,“城子河微生活”公眾號開通線上宣講專欄,普法宣傳屏幕播放“十一個堅持”宣傳片,錄制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視頻,組織全區科級以上干部完成線上學習,引導全區干部深刻領悟法治思想內涵。
(二)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法治建設體系。重點圍繞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遠景目標,推動法治建設工作任務落地見效。印發《中共城子河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2022年工作要點》,明確了6方面27項重點工作,印發《城子河區2022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明確了黨委、政府負責人共16項法治建設任務,著力夯實法治政府建設基礎,提升法治建設水平。
(三)強化考核評價和督察檢查。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作為專項考核納入年終考核指標,建立法治督察與紀檢監察監督協作配合機制,推動軟督察轉變為硬監督,以“考核加督導”倒逼各鄉(街道)、各單位依法行政。
三、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022年,我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一是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清理工作和行政決策制度還需進一步落實。二是執法隊伍能力建設和規范化管理水平還需加強,部分執法人員缺乏執法工作實際經驗。三是行政復議案件受理量較少,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還不明顯。對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四、2023年工作安排
(一)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嚴格落實《黑龍江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規定》,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目錄管理制度,明確決策主體、事項范圍、法定程序、法律責任,規范決策流程,遵守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的法定程序,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二)著力提升行政執法能力。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切實強化對行政執法案件的動態監督,規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執法行為,特別是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案件,積極組織力量開展案件評查。
(三)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扎實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優化行政復議資源配置,推行說理式行政復議決定書,著力構建渠道暢通、流程規范、審理公正、便民高效的行政復議工作機制,立足行政復議案件審理和行政應訴這兩個中心工作,提高案件辦理質量及應訴水平。